尼威初馬賽後感想❤️

on March 17, 2025
完成初馬,捎來的訊息都是恭喜祝賀。
雖然很感激大家的良善與不吝讚美,自己知道離目標還差了一點點。回想當初決定參賽,沒有任何成績追求,領課表單純是因為不擅長跑步,希望可以藉著打勾勾強迫症讓自己投入訓練。教練開始給課表時也蠻保守的,所以訓練初期總覺得自己是個有用的人而沾沾自喜☺️

訓練到了後期,雖然沒有太多陣痛(還是人很健忘?),但夾縫生存感非常強烈,以課表為優先的日子,開始壓縮睡眠工作與旅遊休閒。在備賽期間很幸運的,我開始很享受一個人訓練,不會覺得孤單,反而喜歡這樣的高效率。

很多人說初馬破4超棒的,一方面見好就收非常開心,一方面對於這個成績只覺得理所應當。話雖如此,比賽日有5%的成就來自運氣,投入時間練習又犧牲了些什麼的我,感恩幸運之神在最後依然與我同行。

電解質少帶一包,最後每一小時吃半包水動能,每個水站和寶礦力站都喝,沒有抽筋,幸運!

前面5km下坡脛前肌緊繃,試著把重心上移後排除,幸運;

過25km之後脖子很痠,非常痠,痠到好想停下來,不斷提醒自己呼吸時頭低一點,眼睛直視前方,這個沒有排除但是撐過去了,幸運;

26km右側腹痛,盡量大力吸氣送到痛區,調整到30km排除,幸運!

雖然賽後四天肋骨筋膜都在痛(多大力?)🤣;

30km 後左腳腳踝尤其有感,稍微腫脹痠痛,也有感受到大腿後側很緊繃,怕抽筋,放慢一點點速度,提醒重心再次回到核心,到了這裡,感受到大家說的:全馬比賽正式開始。

滿心富足軀殼完好的回到終點,因為東馬32彎大家都會多跑,最後跑了42.8km聽說算是少跑俱樂部,幸運!

搭火車往台中的路上,我一直在想東京馬對於我的意義是什麼?好像不只是完成一場全馬這麼單純而已。簡單歸類,應該就是「韌性」。

僅僅是訓練全馬,就讓我在各個角色的韌性層次提升,做為選手的韌性、身為工作者的韌性、和面對自己生活質量的韌性。

不是一蹴可幾,而是一次次面對和突破的積累,在疲憊中找到前進的力量。賽道上的每公里都充滿故事,想想18週的訓練,再感受觀眾的熱情與歡呼聲,讓我只想繼續向前。

謝謝東京馬,跑過才懂——熱血、感動,還有滿滿的享受!

- The Tokyo Marathon was more than just a race. I didn’t just run the distance—I collected unforgettable moments of passion, resilience, and achievement.

Crossing the finish line, all the training, sweat, and struggles suddenly felt worth it.

Will I do it again? Yeah most likely :)

著用 FLIPSHIP SINGLET Tie-Dyed
FAITH TRAIL SHORTS 5” Tie-Dyed AERO®
Koru 回家之路
Photo credit : @niwiliu<
留下一個評論

請注意,評論在正式發布前會經過FLIPPOS批准,以避免垃圾訊息,謝謝。